實地調查丨董事長配偶股價高位減持,金龍羽固態電池投入幾何
分類: 最新資訊
美容詞典
編輯 : 美容
發布 : 01-18
閱讀 :223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林典馳 深圳報道1月17日,甫一開盤,金龍羽一字跌停,收盤封單超過20萬手。消息面上,1月16日晚間,金龍羽減持計劃,公司實控人一致行動人吳玉花計劃減持不超過1298.7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的3%,若以昨日收盤價計算,吳玉花將套現超2.9億元。公開信息顯示,吳玉花為公司董事長鄭有水配偶,截至2023年11月7日,持有金龍羽2500萬股份,占公司總股本達到5.78%。因為固態電池的概念,自1月5日起,在近8個交易日里,金龍羽收獲了5個漲停板,股價從14.67元/股一路飆升到最高點25.52元/股,創歷史新高。在官宣跨界固態電池的近兩年時間里,金龍羽股價屢屢異動。截至2023年上半年,金龍羽在固態電池累計投入僅為4000余萬元,持有專利為15個。除此之外,據記者實地探訪,規劃為“固態電池”產業園的金龍羽工業園區,現為圓通速遞的深圳轉運中心,除了辦公樓樓上碩大的“金龍羽集團”logo已不見金龍羽的身影。固態電池投入幾何固態電池被譽為未來鋰電的終極之王,過去40年的研究中,全球無數產業界人士努力,至今無法走入大規模量產。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曾在2023年中國汽車論壇上表示,“2027年能否量產全固態電池,我沒有辦法預測。以寧德時代的技術水平而言,也很有難度。”作為一家從事電纜的研發、生成、銷售和服務的企業,金龍羽卻有著跨界固態電池的“雄心”。2021年8月,金龍羽與重慶錦添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添翼”)簽訂了協議,擬在5年內投入不超過3億元與錦添翼共同進行固態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并推動研究成果產業化。此后,金龍羽便綁定上了“固態電池”的概念,截至2023年半年報,兩年間金龍羽在固態電池上累計投入4622.59萬元,2023年上半年投入額為1035.13萬元,近兩年時間過去,投入不足16%。2023年,據不完全統計,國內企業至少對外公布了14個建設/計劃建設固態電池領域重大項目,規模均在10億元以上。據2023年半年報披露,金龍羽固態電池研究范圍甚廣,涵蓋半固態電芯、固態電解質、負極材料、正極材料等關鍵材料,但兩年間僅投入4600余萬元。截至2023年三季報,專利方面相關研發成果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5項。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金龍羽宣布與重慶大學教授李新祿及其團隊合作時,李新祿手上擁有的發明專利為7項、已申請并處于公開發明專利8項,合計達15項,擬申請發明專利5項。實探“固態電池產業園”所在地12月底,核心人員李新祿宣布退出,金龍羽由原有的出資方搖身一變成了主角。并且,公司還將計劃深圳金龍羽工業園地塊建設成為“新能源固態電池、智能終端”綜合產業園。據其2024年1月12日的公告,金龍羽申報的龍崗區吉華街道金龍羽工業區城市更新單元“工業上樓”項目計劃、規劃(草案)已經龍崗區“工業上樓”項目工作專班2024年第一次審批會議審議通過,目前正處于公示期。1月17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實地走訪了上述工業園所在地,發現該地現已為圓通速遞深圳轉運中心,不時有貨車出入,門口正在招聘快遞分揀員和裝卸員。除了辦公大樓頂部仍然懸掛著金龍羽集團的logo,工業園區也已找不到金龍羽的蹤跡。2023年6月金龍羽公告稱,上述工業園區整體出租給深圳市華南建材供應鏈有限公司(簡稱:華南建材),租期長達6年,租金合計1.91億元。據記者向金龍羽有關人士了解,華南建材主要充當物業管理的角色,圓通速遞為實際承租。也正是在去年6月初,金龍羽有關人士曾向記者強調,“金龍羽總部沒有遷出深圳的打算,將尋求升級改造的機會”。這也就有了今年1月初固態電池產業園計劃的獲批。記者在現場發現,深圳金龍羽工業園區所在地較為特殊,據其不遠處便是水官高速,且進入園區的道路上需途經高速公路橋底。另一方面,園區相距50米處便是中國中鐵四局深大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工程2標(五和-聚龍)土建二工區。據知情人士介紹,園區及其周圍地下將有地鐵通過,一位附近房東也向記者談到,“金龍羽搬走是因為地下將有地鐵通過。”金龍羽則認為,公司深圳工業園建設時間較早,生產設備已使用多年,惠州工業園能滿足公司銷售需求。據2021年金龍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表示,如合作能夠成功實現產業化,公司初步擬在深圳工業園進行規模化生產。目前看來,隨著計劃獲批,是否意味著金龍羽將在深圳園區開展固態電池產業化仍不得而知。金龍羽在1月17日的公告亦提到,因該項目實施尚存在時間上的不確定性以及未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政策性風險等導致的實施不及預期的可能,且投資金額暫時無法預計,未來該方案所能產生的經濟效益亦暫不可準確預估,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鄭氏家族屢屢減持套現11月16日尾盤之際,金龍羽股價突然拉高下挫,資金流出現象明顯,引起市場猜測。盤后謎底揭曉,公司董事長妻子吳玉花擬減持3%的股份。截至1月17日下午收盤,金龍羽股價仍一字跌停,封單超過20.58萬手。本次減持,公司在公告中稱減持為個人資金需求。盤后的交易異動成交營業部顯示,賣出前五席位占比達到15.21%,大資金“瘋狂”出逃。在金龍羽股價大漲期間,不免看到東方財富拉薩團結路證券營業部、中國銀河證券北京中關村大街證券營業部等知名游資。事實上,金龍羽因固態電池股價異動并不是第一回,早在2021年8月公告稱,將跨界固態電池伊始,金龍羽股價便連拉5個漲停,同時也收到了深交所關注函,要求說明是否“蹭熱點” 炒作股價等相關情況。同樣是2023年2月7日,金龍羽在互動易上表示,“截至目前,固態電解質、半固態電芯已進入中試試驗。”此后4個交易日內,金龍羽連拉4個漲停板,16個交易日公司股價近乎翻倍,深交所同樣再度下發關注函。一名金龍羽高管曾向記者表示,“我們一不留神回答了一個問題,就有可能出現股價波動,股價波動達一定數值,就需要出具書面回答”。屢屢因為固態電池股價受益的同時,金龍羽股東也在減持。自2021年11月起,金龍羽高級管理人員、公司實際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東相關的減持和擬減持公告多達30個,僅有一個增持公告,為鄭鐘洲增持500萬股公司股份。實控人鄭有水和鄭鳳蘭、鄭會杰、吳玉花、鄭鐘洲為一致行動人,均有著親屬關系。據金龍羽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信息披露義務人持有公司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累計減少5%。Wind數據顯示,自2022年1月5日至2023年11月07日,鄭氏家族及金龍羽高管共計減持達到2546.78萬股。以2023年8月25日公告日4.329億股計算,累計減持占總股本達5.88%,而1月16日公告的預減持比例就達到3%。